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(lián)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-
> 烷基糖苷聚氧丙烯醚制備過程、表面張力、泡沫去污乳化性能測定——摘要、實驗
> 一套低溫、高壓懸滴法表面張力實驗測量系統(tǒng)實踐效果(二)
> 新型均相微乳液型助排劑AO-4表/界面張力測定及室內(nèi)評價——結果與討論、結論
> Sb合金元素對鋅液與X80鋼表面張力、潤濕性及界面反應的影響——結果與分析
> ?《Nature》論文致謝欄常客:超微量天平的生物膜研究顛覆性應用
> 基于粒徑、速度、表面張力、黏度測定揭示塵粒?霧滴碰撞行為規(guī)律(一)
> 硅丙乳液質量分數(shù)與粘度、表面張力的關系及在模擬病害壁畫修復中的應用(二)
> 表面張力儀的行業(yè)應用13條
> 3種助劑對螺蟲乙酯和聯(lián)苯菊酯藥液表面張力、金釵石斛菲盾蚧防治效果的影響(三)
> 太陽電池污染效應試驗,微量天平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
推薦新聞Info
-
> 不同因素對黏彈性顆粒驅油劑界面張力及擴張流變參數(shù)的影響(二)
> 不同因素對黏彈性顆粒驅油劑界面張力及擴張流變參數(shù)的影響(一)
> 不同官能度聚醚酯結構、消泡性能、表面張力測定(三)
> 不同官能度聚醚酯結構、消泡性能、表面張力測定(二)
> 不同官能度聚醚酯結構、消泡性能、表面張力測定(一)
> 工業(yè)廢胺衍生捕收劑的表面張力行為及其在鐵礦反浮選中的應用(三)
> 工業(yè)廢胺衍生捕收劑的表面張力行為及其在鐵礦反浮選中的應用(二)
> 工業(yè)廢胺衍生捕收劑的表面張力行為及其在鐵礦反浮選中的應用(一)
> ?2,3-雙八氟戊烷基甘油醚-1-硫酸酯鈉的合成路線、表面張力及乳化性能(一)
> ?2,3-雙八氟戊烷基甘油醚-1-硫酸酯鈉的合成路線、表面張力及乳化性能(三)
表面活性劑對?納米碳纖維CNFs在水性體系中分散性的影響(二)
來源:《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》 瀏覽 387 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9-10
2.2 SAA溶液表面張力分析
對4種表面活性劑在最佳分散濃度下的水溶液進行表面張力測試,結果表明:4種溶液的表面張力均小于蒸餾水的表面張力(本實驗用蒸餾水的表面張力為72.13x10-3 N/m);SDS溶液的表面張力最低,為28.80x10-3 N/m;其次是SDBS和D-180,分別為29.82x10-3和30.61x10-3N/m;表面張力最大的為PAA復合Tx100,為37.25x10{}^{-3}N/m.由此可以進一步證明SDS對CNFs分散性能最好,SDBS次之,PAA復合Tx100分散效果最差.
2.3 TEM及FESEM分析
由于4種表面活性劑中,SDS與SDBS的分散效果相對最佳,故在TEM下觀察對比了兩者的分散狀態(tài),結果如圖3所示.圖3(a)為未分散的CNFs,可以明顯觀察到CNFs纏結團聚,幾乎無法找到單根CNFs.圖3(b)中可以看出,SDBS分散的CNFs纏繞現(xiàn)象明顯改善,可以觀察到松散的CNFs,且形貌清晰.圖3(c)中的SDS分散的CNFs分散狀態(tài)強于圖3(b),幾乎無團聚纏繞現(xiàn)象,單根的CNF形貌清晰且完整.
采用FESEM對4種表面活性劑分散的CNFs進行了觀察.圖4(a)為SDS分散的CNFs,可以看到單根分散的CNF;圖4(b)為D-180分散的CNFs,單根CNFs被表面活性劑包裹,分散效果明顯,但懸浮液黏度稍大;圖4(c)為PAA復合Tx100分散的CNFs,由于復合分散劑的黏度大,且分散效果不佳,CNFs相互纏結并被表面活性劑包裹,團聚現(xiàn)象未得到改善;圖4(d)為SDBS分散的CNFs,分散效果十分明顯.
2.4 CNFs分散體系的穩(wěn)定性表征
圖5為靜置7d后4種表面活性劑分散的CNFs懸浮液的狀態(tài).可以看出,采用SDS分散的CNFs懸浮液中未見明顯沉淀,SDBS分散的懸浮液中稍有沉淀,PAA復合Tx100分散的懸浮液和D-180分散的懸浮液中均能觀察到明顯的黑色沉淀物.
為了在短時間內(nèi)測試出4種表面活性劑對CNFs懸浮液的穩(wěn)定性影響,本實驗采用了離心分離的方法,實驗結果如圖6所示.在相同條件下,SDS作為分散劑時CNFs懸浮液的穩(wěn)定性最好,SDBS作為分散劑時CNFs懸浮液的穩(wěn)定性次之,PAA復合Tx100作為分散劑時CNFs懸浮液的穩(wěn)定性最差.
2.5分散機理討論
CNFs能夠在水性體系中實現(xiàn)分散是由于表面活性劑分子在水溶液中會吸附或包裹在CNFs的表面,這種吸附或者包裹作用不會破壞CNFs的結構與形
貌,而是在CNFs表面產(chǎn)生一種非共價鍵修飾,表面活性劑分子通過疏水端吸附在CNFs的表面,有時為平躺式吸附,通過親水端與水相互作用而鉆入水中,來實現(xiàn)CNFs在水性體系中的分散.離子型表面活性劑(如SDS和SDBS)主要依靠其親水性基團與憎水性基團之間的庫侖吸引力來實現(xiàn)吸附的作用,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(如Tx100)主要依靠親水基團之間的靜電斥力或特殊的吸附機理吸附在CNFs的管壁上保持體系穩(wěn)定,阻止CNFs的團聚.
圖7為SDS在CNFs表面的吸附過程.本實驗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SDS和SDBS疏松地吸附于CNFs表面,并且隨著濃度的增加,逐漸形成膠團.當表面活性劑分子達到或超過臨界膠團濃度后,此時再增加表面活性劑的濃度,就會造成其彼此之間爭奪CNFs的情況,吸附于CNFs表面的分子量并不會再增加.相反地,溶液中膠束增多,每個膠束包含的分子數(shù)增多,從而造成膠束
爭奪表面層的活性劑分子,這不僅不能進一步降低體系的表面張力,反而會使表面張力上升,導致懸浮液的穩(wěn)定性降低,團聚現(xiàn)象再次發(fā)生.理論上講,SDBS的分散效果應該強于SDS,因為其較SDS多出一個苯環(huán)結構,空間位阻更大,但實驗的初始分散效果并沒有與之相符,這可能與CNFs的表面性質有關.PAA與D-180為聚合物,它們在發(fā)生電離的同時包覆在CNFs表面,通過基團之間的靜電斥力來實現(xiàn)CNFs的分散.同時,D-180溶液還具有一定的黏性,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溶液的內(nèi)部阻力,減緩團聚.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Tx100可以強烈分散石墨類物質,且其含有苯環(huán)結構,可以增大空間位阻,故可用于在水性體系中分散CNFs.
實驗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,隨著時間的延長,CNFs懸浮液中會出現(xiàn)沉淀,懸浮液的吸光度也會隨之降低.這是由于表面活性劑在CNFs表面的吸附是一種物理作用,并沒有形成疏水化學鍵合,只是在CNFs的表面產(chǎn)生一種非共價表面修飾,經(jīng)過一定的時間后,表面活性劑分子所形成的膠團會發(fā)生解析,造成CNFs再次團聚沉淀.
3結論
本文采用4種不同表面活性劑,通過紫外/可見分光光度計法、TEM及FESEM觀察、Zeta電位法、表面張力測試、靜置和離心分離法,對比了4種表面活性劑對CNFs的分散效果,得到如下結論.
(1)UV-vis測試和Zeta電位測試結果表明,4種表面活性劑中,SDS對CNFs的分散性最好,SDBS次之,而D-180好于PAA復合Tx100.
(2)TEM下觀察SDS與SDBS分散的CNFs懸浮液,可以看到CNFs纏結現(xiàn)象明顯得到改善,可觀察到單根CNF存在,SDS對CNFs的分散效果強于SDBS.
(3)通過表面張力儀分別測試了4種表面活性劑溶液在最佳摻量下的表面張力,實驗結果表明:SDS使溶液的表面張力下降到最低,最有利于CNFs的分散.
(4)4種表面活性劑中,SDS作為分散劑時CNFs懸浮液的穩(wěn)定性最好.
(5)SDS與SDBS對CNFs的分散機理主要是在CNFs表面形成吸附膜,通過疏水連段之間的空間排斥力和自身電離產(chǎn)生的靜電斥力共同作用來實現(xiàn)分散.D-180和PAA復合Tx100則是對CNFs進行包覆,并通過基團之間的靜電斥力來實現(xiàn)對CNFs的分散.





